一、艺术设计黄金城hjc30vip导师简介(排序不分先后)
潘荣,男,汉族,1964年生于江西南昌,1989年毕业于江苏省无锡轻工业黄金城hjc30vip造型美术系,获学士学位。1999年10月任浙江理工大学艺术设计黄金城hjc30vip教师、教授、艺术设计学科带头人、副院长,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于2013年至今任教于浙江农林大学工业设计学科带头人。
近年来,完成“杭州假日酒店空间艺术品创意设计与陈设展示”“基于人机工学的机床交互设计的应用研究”“数码仿真彩色织棉技术开发”“面向中小企业的产品设计快速响应平台”“茧丝绸家居纺织工艺品及服饰面料开发”等课题30余项,出版专著《高校美术——潘荣作品集》构思·策划·实现-产品专题设计》 等13部,作品多次入选各类美展。带领杭州谷田工业设计团队,杭州博志家具设计团队,主要面向浙江企业服务,开展了多项产品外观设计、技术开发、品牌策划等。
联系方式:13386510056
沈治国,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数字媒体艺术影视方面的研究,现任数字影像系主任,2005年留学德国。视觉艺术作品入选中国平遥国际摄影节,国际丽水摄影节,获第20届国展优秀奖,第六届浙江省群星奖,首届省高校摄影大赛一等奖,先后出版A类著作6部,其中教材3部,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1部,“服务三农”重点出版物1部,浙江农林大学通识核心教材1部。发表学术论文6篇。近年来主持省部级项目3项,厅级项目7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指导学生获教育部国创项目4项,一类学科竞赛项目金奖3项,银奖6项,铜奖16项。
联系方式:17816893936
李宣,女,1977年出生,河北省安平县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农林大学艺术设计黄金城hjc30vip副院长,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数字影像创意委员会专家,长三角虚拟现实创新联盟专家委员。曾主讲《影视摄像基础》《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网页制作与网站设计》《交互设计》等课程,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发表核心论文3篇,出版教材1部,专著1部,曾获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致力于数字交互设计和虚拟现实研究。
联系方式:13675895174
陈思宇,男,1980年5月生,教授,硕士生导师,艺术设计黄金城hjc30vip副院长,浙江农林大学驻丽水技术转移中心主任,龙泉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市长助理(挂职)。
开设浙江农林大学-百利威产品研发中心,近年来,完成课题“竹木产品创意设计关键技术研究”“竹木产业转型升级体系构建”“竹材高值化加工关键设备研制与应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活字印刷术"衍生产品设计与开发”等40余项,获得专利60余项,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教材3部。先后获“浙农林大先锋。创先争优闪光言行”,“三育人先进个人”“浙江农林大学创业之星"“浙江省突出贡献科技特派员”“浙江省林业推广突出贡献个人”“科技部优秀科技特派员”等荣誉称号。
Email:51537415@qq.com
联系方式:13588238119
梁丽君,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史硕士,南京大学考古学博士,中国美术黄金城hjc30vip艺术学理论博士后,中央美术黄金城hjc30vip访问学者。主要进行艺术史、设计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在中国美术黄金城hjc30vip学报《新美术》、中央美术黄金城hjc30vip学报《美术研究》等一级期刊以及相关艺术与历史类期刊上发表文章三十余篇。出版专著两本,合著八本。主持横向课题学校认定国家一般课题一项,浙江省社科联重点课题一项,浙江省文化厅课题一项,杭州市哲学社科规划课题。同时作为主力(第二)参与了多项省级及国家级课题的研究。
联系方式:18458193926
闫晶,女,1979年生,博士,副教授。现任艺术设计黄金城hjc30vip设计学硕士生导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杭州市服装设计师协会会员。长期从事服饰文化与现代服装技术研究。2013年以访问学者身份赴英国伦敦艺术大学(UAL)伦敦时装黄金城hjc30vip(LCF)研修一年。出版专著两部,其中《畲族服饰文化变迁及传承》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原纺织工业部)2018年度优秀出版物二等奖。发表EI论文一篇,CSSCI论文一篇,CSCD论文两篇,国际会议论文及核心期刊论文若干。主持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教育教学改革课题《民族服饰文化创意设计产学研研究》、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项目攻关计划项目《畲族服饰史》等课题逾十项。指导毕业生于2014年获全国高等院校服装设计“未来之星”称号。
联系方式:13336190950
傅桂涛,1976年10月生,浙江农林大学艺术设计黄金城hjc30vip工业设计学科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产品符号与认知语境、产品形态文法、参数化设计与微观仿生等。曾任沈阳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任、青岛宙庆工业设计有限公司、上海汉风汽车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师。历年来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2部;获实用新型专利十余项;为企业设计各类产品数十项;主持和参与省级及其他科研项目十余项;指导学生获得全国性、行业性设计竞赛金银奖多项,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多项。
联系方式:13858179299
王丽,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造型设计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创产品创新设计与农产品品牌推广。自2013年始,创建导师设计工作室,专注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与商业实战能力,参与实际项目的运作,效果显著;指导学生参与国家级创新课题、东湖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包装设计大赛等各类奖项,连续多年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近年来主持和参与的省部级与厅局级项目7项,主持并完成横向课题十余项。主持校级教课题3项,目前已公开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0余篇,包括2篇SCI论文,6篇中文核心期刊,主编教材2本,参编教材3部。在社会服务中为企业设计多款产品并成功上市,获得外观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多项。2020年科普短视频《我是吸碳王》作为主创人员,获梁希科普奖一等奖(省部级)。曾获“浙江省巾帼建功标兵”、“浙江省成绩突出科技特派员”等荣誉称号。
联系方式:13588052777
黄慧君,女,苏州大学艺术黄金城hjc30vip艺术硕士,设计学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视觉艺术设计理论与区域农特产品品牌包装、非遗文化以及商业市场的品牌文化设计与推广、书籍设计等实践研究。近年来主要研究成果:主持科研7项,参与科研6项;发表论文16篇;发表艺术作品50余项;中央一级出版社出版专著1部、参与教材编写1部;指导学生参加全国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的各类大赛,获得等级奖100余项。
联系方式:18072928582
杨敏华,女,副教授,设计学硕士生导师,担任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第四届学会理事,浙江省色彩教育委员会理事,杭州服装设计师协会会员,第三届浙江省服装与服饰设计大赛专家评委。主要研究:服装艺术设计及其理论,服装视觉营销设计,服饰生态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浙江省社科联、浙江省教育厅等课题9项,在《丝绸》、《上海纺织科技》、《包装工程》、《纺织导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8篇,参与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1项。获“真维斯杯”全国纺织服装高等教育论文三等奖1篇,获中国丝绸协会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丝绸》举办“金富春”杯论文三等奖1篇。指导学生荣获国家级、省部级专业设计大赛获奖12项,被19届、27届中国真维斯杯休闲装设计大赛组委会授予“伯乐奖”;2019杭州时装周“院校服装设计优秀指导老师”;“瑞美杯”第四届浙江省服装与服饰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指导完成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校级创新创业项目等多项。
联系方式:15058112066
方善用,男,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黄金城hjc30vip设计学硕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近年来主要研究成果: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15项,发表论文24篇,发表艺术作品8项,中央一级出版社出版主编教材1部,专著1部。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大赛、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和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等项目获奖100余项。
联系方式:18906510234
陈国东,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健康工程创新设计产业联盟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产品认知计算与设计、医疗健康产品设计、竹制品创新设计等。主持和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8项,横向项目十余项,近年来发表论文15篇,一级以上期刊4篇,核心期刊9篇,主编教材2部,申请专利数十项。指导学生获全国性设计竞赛数十项,指导学生完成全国大学生创新项目2项,省新苗人才计划2项。
联系方式:13758296396
邮箱:gdchen@zafu.edu.cn
何征,男,1961年生,杭州人,教授,设计学硕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黄金城hjc30vip美术设计系,1994年进修于中国美院雕塑系,1999年结业于中国美术黄金城hjc30vip视觉传达系研究生课程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协会会员,校重点学科设计学学科专业负责人,视觉传达系主任,艺术设计研究所所长。
主要研究方向:陶艺、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创作
作品《农夫》参加全国美协“第十七次新人新作展”,《苗姑》参加全国美协“第十八次新人新作展”,《天目大树》参加林业部美协作品展,《老汉》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创作大展获世纪优秀奖;《北方院落》参加全国色粉画展,《九天揽月》参加浙江省体育美展。陶艺及设计作品理论文章先后发表在《美术观察》、《画刊》、《中国陶瓷》、《江苏陶瓷》、《景德镇陶瓷》等刊物上。
主要论著:主编艺术设计刊物《设计与生活》,《21世纪艺术家画集—何征》,及作品册,设计作品集等。主要论文有《陶艺管窥》、《林中的迟桂花》、《论江南园林的小巧与雅谈》、《谈兴起的城市雕塑》等二十余篇,发表在《雕塑》《美术观察》等核心期刊。
主持浙江省教育厅精品课程《平面构成》;省教育厅《雕塑与环境》等建设;指导研究生、本科生参加全国竞赛并获大奖。
联系方式:13989886730
李国新,女,汉族,1966年生。副教授,设计学硕士生导师,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黄金城hjc30vip获文学硕士学位,武汉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在读博士。
汉画学的开创者,现任中国汉画学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吕凤子学术研究会会员,中国唯一汉画造型语言专业研究所——浙江农林大学汉画造型语言研究所所长。
研究方向:汉画学、艺术设计学、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传统建筑艺术造型研究。
长期从事汉画学、汉画造型语言研究、艺术设计学、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以及明清商业会馆建筑艺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研究,著述累累。近年来由于在汉画学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而享誉全国、日韩、东南亚、美国、法国等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度比较多的国家。
成果:
一、科研项目:1、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画像砖模印装饰艺术的整理和研究”。2、主持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民间画像砖艺术精品的整理和研究”。3、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画像砖艺术抢救挖掘与研究”。4、主持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汉画艺术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推广和应用”。
作为课题组骨干参与国家社会科学项目多项,国家艺术基金多项。
二、出版专著:《砖石扎记-汉画造型语言研究》、《汉画像砖造型艺术》、《画像砖艺术欣赏》、《中国民间画像砖品鉴》、《汉画像砖精品赏析》、《中国汉画造型艺术图典》(八本)、《浙江省汉晋画像经典图像赏析》、《商迹—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淅川历史文化巡礼》、《园林美术-色彩》等专著四十余部。
三、获得奖励:1、浙江省第十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基础理论研究类”省政府三等奖。 2、获第二十四届优秀图书“金牛奖“国家级铜奖。 3、国画《教师来的日子》。获首届中国女性书画摄影大赛银奖。4、国画《移民情》获第二届中国女性书画摄影大赛优秀奖。
在《装饰》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累计发表各类文字300余万字。
对汉画造型艺术的研究部分已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创立全国唯一汉画造型语言研究单位——浙江农林大学汉画造型语言研究所。曾创意、策划举办了中国首届汉画像砖艺术节,受到人大常委苏士澍先生和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先生的好评。录入《汉画名人访谈录》,《南阳日报》曾有专题报道。
联系方式:13093733265
杨絮飞,男,汉族,1968年生。副教授,设计学硕士生导师,2004年研究生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黄金城hjc30vip获文学硕士学位,武汉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在读博士。
汉画学的开创者,现任中国汉画学会理事,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吕凤子学术研究会会员,中国唯一汉画造型语言专业研究所——浙江农林大学汉画造型语言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方向:汉画学、艺术设计学、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传统建筑艺术造型研究。
长期从事汉画学研究、艺术设计学、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以及明清商业会馆建筑艺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研究。艺史双栖,著述累累。近年来由于在汉画学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而享誉全国、日韩、东南亚、美国、法国等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度比较多的国家。
成果:
一、科研项目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画学的构建及研究”2、作为第一参与人,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画像砖模印装饰艺术的整理和研究”。3、作为第一参与人参与,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民间画像砖艺术精品的整理和研究”4、作为第一参与人,参与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画像砖艺术抢救挖掘与研究”。4、作为第一参与人,参与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汉画艺术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推广和应用”。
二、出版专著:《汉画学》、《汉画学概论》、《砖石扎记-汉画造型语言研究》、《汉画像石造型艺术》、《画像石艺术鉴赏》、《中国民间画像砖品鉴》、《汉画像石精品赏析》、《中国汉画造型艺术图典》(八本)、《浙江省汉晋画像经典图像赏析》、《佛音—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淅川历史文化巡礼》、《园林美术-色彩》等专著四十余部。
三、获得奖励:1、浙江省第十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基础理论研究类”省政府三等奖。 2、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3、获第二十四届优秀图书“金牛奖“国家级铜奖。
对汉画造型艺术的研究部分已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参与创立全国唯一汉画造型语言研究单位——浙江农林大学汉画造型语言研究所。Cctv.com2007年9月《名人论汉画》中与鲁迅、王朝闻等大师“齐肩”。曾创意、策划举办了中国首届汉画像砖艺术节,受到人大常委苏士澍先生和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先生的好评。录入《汉画名人访谈录》,《南阳日报》曾有专题报道。
联系方式:13295715556
王纯,男,1970年生,1995年研究生毕业于鲁迅美术黄金城hjc30vip摄影系获文学硕士学位。副教授、设计学硕士生导师,全国高校摄影联合会理事,浙江省高等摄影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浙江省色彩教育委员会副理事长。
长期从事摄影创作及理论的教学及科研工作,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影像创作心理及摄影批评史研究。2008年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日本东京工艺大学研修半年,并于东京爱普生影艺坊举办个人作品展。曾主持及参加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共四项,其他项目两项,公开发表文章、作品20余篇幅,出版学术专著一部,作为主要撰稿人参编专著1部(获国家级图书奖)。
联系方式:13989888929
王玉红,副教授,设计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我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创建者。Asiagraph CG Art Gallery 东京亚洲数字内容博览会动画组国际审查委员。
研究领域:数字艺术理论与创作、中国文人画、日本俳画、比较文化等。
联系方式:13326138081
吴学峰,男,1963年生,安徽省宁国县人。教授、设计学硕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1993年入中国美术黄金城hjc30vip中国画系进修研究生课程,2003年赴法国巴黎国际艺术中心研修。
研究方向:造型理论与造型实践研究。
中国画作品曾获欧洲中国艺术大展优秀奖(1997)、世界华人艺术大展铜奖(2000)、浙江省群星美术大展优秀奖(2001)、首届西博会美术大展银奖(2002)、中华文人书画展银奖(2003)、浙江省人物画大展优秀奖(2003)、浙江省中国画人体艺术展铜奖(2005)。分别在各类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美术作品上百幅。先后在安徽师范大学、浙江杭州、巴黎举办个人作品展。现为美术学科负责人,九三学社社员,美术基础教学部主任。
个人网址:http://www./zl/wuxuefeng/wxf.htm
杨文剑,男,1969年生,副教授,设计学硕士生导师,视觉传达系副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1993年毕业于安徽机电黄金城hjc30vip工艺美术系装潢设计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黄金城hjc30vip,获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
研究方向:企业形象设计、包装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研究,中国工艺美术史宋代部分研究。
教学方面,主要从事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与实践,讲授:《企业形象设计》、《包装设计》、《视觉导向设计》、《视觉符号与创意表现研究》、《设计创作专题》等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科研方面,先后主持林业部子课题《山核桃产品品牌形象设计》、浙江省社科联课题《宋汝窑、官窑与龙泉窑器型比较》、浙江省教育厅课题《农特产品品牌形象的研究与建构》等。近三年来在各类刊物上发表五篇论文,其中国家核心期刊论文两篇。在社会实践方面,长期从事企业形象、品牌形象的建构及包装、公共标识的设计工作。
联系方式:13858101290
黄小金,男,1962年生,浙江临安人,副教授、设计学硕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黄金城hjc30vip,2008年中央美术黄金城hjc30vip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艺术作品创作与理论研究。主要作品:《月光》、《水香印象》分别获“中日人与自然”绘画作品展-优秀奖。《雪》参加1999年浙江省第十届美术作品展。并获2001年浙江省水彩画展-铜奖。参编中国中青年美术家作品集,并发表作品《山坡》、《油画风景》、《素描老人头像》、《半身像》。
主持科研项目:现代艺术设计在厂房中的运用。临安市救助站环境规划设计,浙江省杭徽高速公路服务区环境规划设计等6项。
主持临安市职工帮扶中心,中日合资杭州有成电子有限公司等室内环境艺术设计5项。
在《新美术》、《艺术探索》艺术刊物上发表艺术论文多篇,出版专著《黄小金油画集》1部。
蒋继华,男,1966年生,副教授、设计学硕士生导师,现为基础美术系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1992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黄金城hjc30vip,获文学学士学位;1995年进修于中国工艺美术黄金城hjc30vip装饰艺术系;1996年就读中央美术黄金城hjc30vip壁画系研究生课程班;2000年考取上海大学美术黄金城hjc30vip设计系壁画专业研究生,2003年7月获文学硕士学位。
长期从事绘画和装饰艺术设计研究,在《装饰》、《美术与设计》等各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要绘画作品:《祈》参加第二届全国漆画作品展;《三月三》、《绿草地》分别参加浙江省第二、第三届体育美展;《盼归》参加上海青年美术大展;《祭》参加浙江省第十一届美术作品展;《春到江南》、《江南采桑》、《女人体》、《玉人吹箫》、《霸王别姬》等十多幅作品先后在《美术观察》、《美术大观》等杂志、报刊发表。主持完成壁画作品《景秋乐园》、《六艺》、《春》、《夏》等多项工程项目。
联系方式:13706710371
姚桂珍,女,1962年生,副教授,设计学硕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中国纺织大学,纺织工程系。
研究方向:服装材料、服装美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其设计作品多次获得“金秋杯”、“唯尔佳杯”一、二、三等奖。参与设计与技术攻关的高档面料“羊绒牙签呢”系列产品获得呼和浩特市科技兴市效益奖一等奖,其防蛀产品填补了自治区空白。
先后主持了“Tencel纤维在毛纺面料中的应用”、“竹纤维饰品的开发与扎染艺术的创新研究”两项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主持浙江林黄金城hjc30vip科学发展基金一项,主持校级教改项目及高教研究项目各一项,参与各类课题研究多项。主持浙江林黄金城hjc30vip精品课程《服装工艺学》,主持编写了毛纺企业ISO9000质量认证标准。
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近二十篇,其中《经纬双弹精纺面料的开发》 获得浙江省纺织工程学会2005年全国无梭织机使用技术与产品开发交流研讨会贰等(优秀)论文。参编教材《服装艺术欣赏》一部。2006年被评为学校优秀主讲教师。
臧勇,男,1972年生,山东潍坊人。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江南大学设计黄金城hjc30vip、苏州大学艺术黄金城hjc30vip分别获取学士与硕士学位。美国 University of Idaho 高级访问学者,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国内访问学者。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江苏科普美术家协会会员。教育部职本院校艺术设计类视觉传达设计国标订制成员、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评审委员。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并结题,参与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国家艺术基金研究项目4项并结题,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并结题,主持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师培训项目2项,主持或参与市厅以上课题4项;发表于《美术研究》《装饰》《美术观察》等CSSCI、EI源刊、中文核心等期刊论文十余篇;曾为省级精品课程《广告设计》主持人;出版专著2部、教材4部;2015年在美国爱达荷大学展览馆举办个人设计作品展;个人系列设计作品曾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
曾荣获江苏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荣获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二等奖,荣获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融通并茂”高校教师设计作品展优秀奖,荣获市厅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全国大广赛、全国大学生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等优秀指导教师奖多项。设计作品曾在意大利和国内范围的各级别专业性赛事中获奖并展览。
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理论与设计实践研究,视觉传达设计、信息可视化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等。
联系电话:13915038099,邮箱:zang_yong@126.com
余国静,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黄金城hjc30vip访问学者。长期从事影视人类学、新媒体影像文化传播和农村产业发展研究。主持纵向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浙江省哲社课题1项,厅局级课题2项,校级课题多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等其他课题多项;主持横向课题及参与10余项。发表CSSCI、中文核心期刊等级别期刊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1部。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奖项数十项。
联系方式:18106598022
王军,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四川音乐黄金城hjc30vip美术黄金城hjc30vip,浙江大学访问学者,曾在设计公司从事设计师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产品设计与开发、展示设计。主持和参与省级及以上课题5项,厅级课题5项,横向课题14项。近几年发表论文数十篇、著作2部、主编教材3部、国家授权专利数十项。指导本科生完成国家大学生创新项目3项,省新苗人才计划3项;指导本科生发表论文20余篇、专利100余件、获得省级及以上竞赛奖项50多项。获浙江农林大学优质教学教师一等奖荣誉,主讲课程获浙江省“互联网+教学”示范课堂荣誉并获得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
联系方式:15857171710
王旭烽,女,教授,茶学与茶文化黄金城hjc30vip名誉院长,茶文化学科带头人,汉语国际推广茶文化传播基地主任、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长期从事茶文化的研究与推广、非遗体系中茶具的技艺传承与设计等研究。
具体联系人:张帅老师 15397096565
二、机械(工业设计与工程)导师名单(排序不分先后)
潘荣、陈思宇、王丽、傅桂涛、陈国东、王军
三、当年具备招生资格导师名单
查看路径:校园门户——研究生系统——师生互选